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家贫不坠青云志
发布日期:2015/9/8 12:42:10 点击量:12550 来源:瑞安市教育局   字体:   打印本页

——记自学成才的博士林国敬


811日的瑞安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贫困大学生座谈会上,有位寒门学子特别引人注目,他不但获得10000元的励志奖励,还得到5000元的助学金。他就是6月份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林国敬。

小时候的林国敬是家长眼中的坏小孩,在老师们的眼里也是一个坏学生。由于成绩不理想,家里又贫困(母亲癌症,父亲心脏病和尘肺,家中三个孩子,林国敬老大,老二大专毕业,妹妹读高中家庭年收入约两万元),初中毕业后林国敬便踏入了社会,跟温州一位理发师学习理发,并开了两年多理发店,但生意逐渐惨淡,最终以失败告终,他的美梦都成了泡影,一时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。但谁也不会想到,这次失败促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重大的改变。

一次无意中,他接触到了《读者》,《读者》里面的文章透露着很强的人文关怀,这种关怀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的迷惘和惆怅,他发现原来这就是文学,之前读不懂的“语文”。他拿出曾经读过的语文课本,一篇篇读了起来,看完所有初中语文课本后,又借了高中同学的课本,有的同学只有高一的课本,有的只有高二的,有的只有一册,就这样一家家去借。

他父母发现了林国敬的异常举动,对此非常不理解,因为在他父母亲的眼里,根本不是一个读书的料,更不可能在读书上会有什么成就,村里的邻居也觉得他无药可救了。2004年他报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,同时在一家超市做营业员,整理货架,一站就是8个小时。好多次老板发现林国敬在上班期间偷偷看书,书也被没收掉,最后也被辞退了。父母对林国敬甚是绝望,认为自己生了一个没用孩子。林国敬没有灰心继续在温州乐园等单位找工作,就这样他开始了一边工作、一边走自考生涯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从初中第一学历为起点直接考取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,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。这其中他换了很多工作,吃了很多苦,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。他说这途中停考了一年,那是因为他的英语基础太差,初中英语只考了二十多分,但自考本科需要过PETS三级,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
刚开始他信心满满,但到后来逐渐泄气。然而放弃自考,就意味着他将要放弃整个人生追求,他心有不甘,他想到了温州大学城。他就到这里的一间新华书店又找了一份做营业员的工作。来这里买书的都是温州大学、医学院和温职院的学生,从这里他认识了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,空闲之余便去温大听英语课,参加英语角等给自己营造英语学习环境,晚上下班则自学新概念。半年之后他的英语发生了质的变化,逐渐喜欢上了英语,后来他已经过了PETS四级和英语六级,能够看懂国外原著作品,翻译部分英文作品。

2012年,林国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考取了上海大学哲学系研究生,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。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使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,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、延安大学学报、社科纵横杂志等国家、省级期刊发表了《利万物与不争----老子政治哲学的两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》、《道的发现:论道家哲学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开拓》、《论马克思哲学的独特品质及其当代启示》等五篇学术论文,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,20156月翻译出版了20万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作品《理想国》。

2014年林国敬提交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,经过材料审核,笔试和面试的层层赛筛选,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,考取了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,成为上海大学社科学院的传奇性人物。他说:“虽然我家境不好,但在逆境中耕耘而改变自己的命运,相信天道酬勤乃是永恒不变的真理!”这只是开始,美好的前程需要更高的起点,而这就是他一个新的起点。

从坏学生变成了好学生,从不是学习的料变成了学神,从被鄙视的对象变成了励志的榜样,这样一个过程肯定是寂寞的,肯定有着说不完的心酸和故事,但却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和深刻启发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瑞安市教育局 陈桂芬



版权所有 @ 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 温州市鹿城区市府路490号1701室 Copyright 2014 .COM All Rights Resrved. E-mail:wzjyjjh@163.com wzjyjjh@qq.com
电话:057788630501 传真057788636952 浙ICP备14011753号-1 技术支持:温州市教育网络工程有限公司